如果你是一名新入职的企业标准化工作者,如何尽快地熟悉环境、转换角色、开展工作,教你四招。
第一招
掌握本企业内部组织架构、标准化所属部门及定位、标准化人员数量、工作经费等情况是前提条件这些情况决定了企业标准化的投入力度,与公司核心领导层的紧密程度,以及企业标准制定工作开展的广度。有些公司的标准化部门归属市场部门,那么公司对标准化工作的定位就是市场的敲门砖,企业标准跟市场宣传、合作、推广紧密联系。有些公司的标准化部门归属质量部门,那么公司对标准化工作的定位就是质量控制,主要工作就是抓产品质量,定期更新标准,确保产品符合最新标准。有些公司的标准化部门归属战略部,那么公司对标准化工作的定位就是通过企业标准化战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有些公司的标准化部门归属政府事务部,那么公司对标准化工作的定位和要求就是满足政府管理的要求,不要出现经营问题。可以说,通过了解本公司标准化部门的归属,可以快速了解标准化工作重点,从而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第二招
掌握本企业经营目标、主要产品、主要技术、主要优势等方面的信息,对于制定企业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企业标准是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核心利益的,掌握这些信息是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定好企业标准的关键。企业标准要能够反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不可替代性、与产业链衔接能力等。如果说企业标准是企业质量的根本保障,那么企业标准更应该是企业竞争的利器。如何发挥这把利器的作用,要看对企业经营信息掌握的程度。好的企业标准可以为企业的产品铺路,可以连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掌握企业竞争对手的标准化情况,可以让企业标准制定的效高:手功倍。市场竞争的强弱是相对而言的,对手强,则超越对手将变得难度大,成本高;对手弱,则建立领先优势就变得容易。所以,及时掌握竞争对手的标准化动态,是通往成功道路的捷径。关注竞争对手企业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内容,可以阅读出几方面的内容:是产品技术水平,通过了解产品的最终技术指标可以看出产品的技术高度:二是产品市场兼容性或产业链生产支撑的情况,从标准的原材料要求、接口性指标中可以判断出该产品由产业链组合生产的难易程度;三是产品的成本,通过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接口性指标,可以大概判断出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判断竞争对手的利润指标。掌握本企业所涉及地区的政策环境,减少企业标准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握所属地区、销售地区等的政策要求,这些要求包括明令禁止开展的要求、与企业重大生产资料有关的产业要求、重要产业发展指导政策要求等。明令禁止开展的要求指地方行政命令、部门规章等明确规定不得从事或开展的相关工作;与企业重大生产资料有关的产业要求是指企业应该关注自身主要生产工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可能,特别应该关注与此有关正在制定中的标准或者政策;重要产业发展指导政策是指与本企业相关的产业重点方向的政策,这类政策的调整是大方向上的调整,有时候会直接决定企业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