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此献礼2025年
“三八”国际妇女节
在日常生活里,一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却隐藏着深刻的性别议题。
当男性轻松扛起一袋标准尺寸的水泥时,女性却可能会感到吃力;当男性能够稳稳握住一块砖时,女性却难以有同样的掌控力。
这些差异的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我们所处的世界,在很多方面是由男性设计的,从日常用品到各类标准,都更多地考虑了男性的身体特征与需求,而女性在其中似乎成了“局外人”。
今天,让我们深入探讨标准与性别平等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挖掘妇女在标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探寻如何让标准不再是性别不平等的“助推器”,而是成为促进性别平等的有力工具。
性别平等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关键篇章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全球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而其中第五项——性别平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张蓝图的核心位置。性别平等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目标,更是贯穿其他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脉络。
1.消除妇女贫穷(可持续发展目标1)与性别平等紧密相连。在许多贫困地区,妇女往往面临着比男性更多的困境,她们缺乏平等的教育、就业和经济参与机会,这使得她们更易陷入贫困的泥沼。只有实现性别平等,才能赋予妇女摆脱贫困的能力和资源,让她们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2.降低产妇死亡率(可持续发展目标3)同样离不开性别平等的推动。当妇女在医疗保健领域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资源,能够获得优质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护理时,产妇死亡率才能有效降低。这需要打破性别偏见,重视妇女的健康需求,为她们提供平等的医疗服务。
3.确保女童和妇女获得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4)是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基石。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对于女童和妇女来说更是如此。只有让她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提升她们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她们的自信心和社会地位,从而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4.为妇女创造就业机会(可持续发展目标8)是性别平等在经济领域的直接体现。在就业市场上,长期存在的性别歧视限制了妇女的职业发展。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让妇女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仅能促进妇女的经济独立,也能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多元化的思维和创新活力。
5.打击基于性别的暴力(可持续发展目标16)是性别平等的必要保障。性别暴力严重侵犯了妇女的人身权利和尊严,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只有消除性别暴力,营造安全、平等的社会环境,妇女才能真正自由地发展。
标准领域
性别平等的“隐秘角落”
在众多领域中,男性在经济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现状让女性参与标准化工作的道路充满了荆棘。
标准化工作,这个看似与性别关联不大的领域,实则对性别平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所有产品和服务都是按照标准规定的参数来设计的,如果标准未能充分考虑不同性别的需求,那么就会进一步加剧性别不平等现象。
例如,一些工具的设计只考虑了男性的手型和力量,女性使用起来就会非常不便,这不仅影响了女性在相关工作中的效率,也限制了她们在这些领域的参与度。
目前,标准化活动对妇女需求的关注远远不够。根据欧洲经委会资料显示,参与制定标准活动的妇女比例仅约10%,这一数据凸显了女性在标准化决策层面的严重缺失。只有极少数标准制定机构规划了官方的性别战略,而且当前没有任何工具可以从性别角度分析现有标准。在制定标准过程中缺乏性别视角,无疑将进一步阻碍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使她们在职业发展中面临更多的障碍。
标准中的女性力量崛起
创新与变革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标准工作领域,妇女的力量正在逐渐崛起,一些组织和机构通过创新标准,为女性权益的保障和提升做出了卓越贡献。
1.南非标准局在全球率先提出了一项满足制造业女性工作者需求的防护服标准。以往的防护服标准往往只考虑男性需求,导致女性穿着不合身,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新的标准充分考虑了女性的身体特点和工作需求,为女性制造业工作者提供了更安全、舒适的工作保障,让她们能够在工作中更加自信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2.全球清洁炉灶联盟制定的标准,让妇女在做饭时减少了烟雾接触,同时减轻了家务带来的时间负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妇女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传统炉灶产生的大量烟雾不仅危害她们的健康,长时间的烹饪也占用了她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一标准的出台,极大地改善了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其他社会活动中。
3.法国标准化协会提出多样性和平等两个认证标签,代表了一个组织在防止歧视的同时促进机会平等和文化多样性的有效性和自愿承诺正常化。该协会还与法语国家网络开展了妇女、青年和标准化项目,旨在为加强妇女和青年在公司适用标准的能力创造条件,促进她们融入正规经济。这一系列举措为妇女在企业中的发展提供了更公平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推动了妇女在经济领域的地位提升。
4.冰岛标准协会提出的同酬管理制度标准,为在同一雇主雇佣下工作的男女同工同酬和工作条件平等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一标准的实施,有效地消除了职场中的性别薪酬差距,让女性能够得到与男性同等的劳动回报,体现了对女性劳动价值的尊重和认可。
国际机构引领
标准化与性别平等的全球行动
在全球范围内,各大国际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将标准化工作与性别平等紧密结合,为推动全球性别平等事业贡献力量。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着重强调了赋予妇女权力及其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并发布性别平等行动计划。目前,已有189项标准加入了性别平等的内容。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企业和社会组织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推动了性别平等理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践。
2.国际电信联盟ITU与联合国妇女署共同设立技术促进性别平等与主流化奖(GEM - TECH),旨在表彰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赋权女性和年轻女性中的突出表现。这一奖项的设立,激励了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推动了女性在数字时代的全面发展。ITU - T于2012年发布《第55号决议,将性别平等观点纳入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的主要活动》,从战略层面为电信标准化领域的性别平等工作指明了方向。
3.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设立“促进性别平等标准倡议”专家工作组,致力于在标准制定中改善性别平衡,确保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促进性别平等。工作组推出的《促进性别平等标准和标准制定宣言》,已于2019年5月14日开启签署仪式,目前已有大约65个标准制定组织正式签署了《宣言》,并作出了具体的行动承诺。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全球标准制定组织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为后续的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妇女节,我们看到了妇女在标准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巨大力量和潜力,也看到了全球在推动标准与性别平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让妇女在标准工作中拥有平等的地位和话语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让标准成为促进性别平等的有力武器,让妇女的力量在标准工作中得到充分的释放,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美好的世界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面向未来,随着更多女性参与到标准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标准将不再是性别不平等的“壁垒”,而是成为促进性别平等的“桥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标准的框架下,享受到平等的机会和尊重,共同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