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知识
标准知识

大揭秘!行业部门对TC的重大作用

2025-03-05

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TC”)中的作用,是提升标准化工作效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习标准化》平台通过梳理多地管理办法和政策解读(如忻州、内蒙古、大同、青岛、金华等地的标委会管理办法及市场监管总局回复),研究得出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与布局:明确标委会的行业定位

行业主管部门需结合国家战略、地方产业特色及行业需求,对标委会的设立、业务范围及发展方向进行顶层设计,确保标委会工作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一)制定行业标准化战略。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要求,提出本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政策建议,例如忻州市要求标委会“提出本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建议”。通过编制标准体系框架(如青岛明确标委会需“编制本专业范围标准体系”),推动行业标准与国家、国际标准衔接。
(二)优化标委会布局。对标委会的设立需避免业务交叉。例如,内蒙古规定“业务范围能纳入现有技术委员会的,不得组建新的技术委员会”,行业主管部门需在筹建阶段审核业务范围的合理性。金华市则强调标委会应覆盖“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确保资源集中。

二、组建与管理:强化标委会的组织保障

行业主管部门需深度参与标委会的组建、换届及日常管理,确保其组织架构科学、运行规范。

(一)主导标委会组建流程

1.提出筹建申请。如大同市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向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标委会筹建建议,并审核秘书处承担单位资质(如法人资格、技术实力等)。

2.审核委员资格。委员需具备行业代表性,避免利益垄断。内蒙古规定“来自任意一方的委员人数不得超过委员总数的1/2”,且需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相应职务。

(二)监督标委会运行

1.行业主管部门需对标委会的年度计划、经费使用及标准制修订流程进行监督。例如,金华市要求标委会每年提交工作总结和计划,并接受市市场监管局考核。

2.对违规行为进行整改:如委员未履职或存在利益输送,行业主管部门可建议解聘并备案。

三、业务指导:提升标准制修订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行业主管部门需通过技术指导、资源整合等方式,确保标准内容贴合行业实际需求。
(一)参与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
1.立项阶段。
标委会提出的标准制修订建议需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核,确保符合产业政策。例如,青岛市标委会需“支撑市有关主管部门开展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
2.起草与审查阶段。行业主管部门可推荐专家参与技术审查,如大同市要求标委会“承担地方标准的技术审查工作”。
3.实施与评估阶段。推动标准宣贯与应用,如忻州市要求标委会“开展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二)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融合
行业主管部门可引导标委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标准。例如,农业农村部标委会增设“未来加工”分委会,推动数字化标准制定。

四、资源保障:构建多方协同的支持体系

行业主管部门需为标委会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支持,保障其高效运转。
(一)经费与设施支持
1.秘书处承担单位需由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并提供办公条件与经费保障。例如,大同市要求秘书处单位“将工作纳入日常计划,并提供专职人员与资金”。
2.鼓励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联合承担秘书处,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如金华市规定)。
(二)人才队伍建设
1.组织标准化培训。如内蒙古要求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标委会相关人员培训”。

2.建立专家库。青岛市标委会需“组建本专业领域标准化专家库”,行业主管部门可推荐领域内权威专家。

五、协同机制:促进跨领域与跨层级合作

行业主管部门需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标委会与其他技术组织、国际标准机构联动。
(一)跨部门协作
1.对于综合性领域,行业主管部门需与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协调。例如,市场监管总局回复称“未设立标委会的可在省级部门指导下成立专家组”。
2.建立技术委员会联络机制,如内蒙古要求“专业领域相关联的技术委员会互派联络员”。
(二)对接国际标准

行业主管部门可引导标委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例如,农业农村部标委会强调“跟踪国际标准化趋势,提升国际话语权”。

六、监督与评估:确保标委会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通过考核评估与动态调整,行业主管部门可推动标委会持续优化。
(一)建立考核机制
1.内蒙古、金华等地要求对标委会进行年度考核,内容包括标准制修订质量、委员履职情况等。
2.对考核不合格的标委会,行业主管部门可建议整改或撤销。
(二)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行业发展需求,调整标委会业务范围或委员构成。例如,大同市规定标委会“名称变更或业务范围调整需经市标准化主管部门同意”。

行业主管部门在标委会中的作用贯穿规划、组建、指导、监督全流程,需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支持、协同合作等方式,推动标委会成为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核心力量。未来,随着《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深化落实,行业主管部门需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结合数字化、国际化趋势,构建更具活力的标准化生态体系。

© 2025 华盛通标标准研究院/华盛通标(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5106059号-1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