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由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联合海利天成标准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的《挠性覆铜板用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图1 《挠性覆铜板用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团体标准 审查会
审定会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南昌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质量与标准化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单位专家组成审定组。株洲时代华鑫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国风先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同共聚(西安)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博雅聚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天缘电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科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代表参与了此次标准审查会议。

图3 线上会议合影
会议由海利天成标准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标准部成员高轩主持,向专家组详细介绍了《挠性覆铜板用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此项团体标准的相关政策、任务来源、制定过程、标准框架和征求意见情况等内容。株洲时代华鑫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代表廖总宣读了本项团体标准文本,介绍了标准的整体内容和核心指标。
审查阶段,专家组对团体标准文本进行逐章审查,针对《挠性覆铜板用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核心内容展开了认真、专业的研讨,并对审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求起草组根据会议讨论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各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要积极宣贯和执行该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图3 会议纪要
会议最后,专家组一致通过《挠性覆铜板用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团体标准文本的审查。工作组对此次会议纪要进行了宣读,专家组组长进行了会议纪要核查并通过审查。确保会议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规范,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标准化有助于打破技术壁垒,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推动聚酰亚胺薄膜和挠性覆铜板产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化项目鼓励技术创新,推动聚酰亚胺薄膜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通过研发新型合成工艺和优化生产流程,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升聚酰亚胺薄膜的性能,如降低热膨胀系数(CTE),以满足挠性覆铜板对低膨胀系数的要求。此外,标准化有助于推动挠性覆铜板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